当前位置: 首页 >动态要闻 >动态要闻

以创新为要 与时代共舞

  11月5日,全省中试基地及孵化器建设工作会在我市召开,部署全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及孵化器建设工作,谋划发展壮大辽宁中试产业,辽宁(盘锦)精细化工中试示范基地在会议上揭牌。以创新为要,与时代共舞。我市肩负省委的重托,已经先人一步具备打造精细化工中试基地升级版的产业优势、创新优势和建设基础,提出打造国家级精细化工中试基地的目标,书写结构调整“三篇大文章”有了新的落笔之处。

  当前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正由传统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,实现高质量发展,关键靠创新。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紧紧把握这一大“势”,借“势”谋“略”,把创新置于“转型发展”之前,成为今后五年全市工作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;借“势”谋“事”,把“强化创新驱动,引领转型发展”作为建设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先行区这一历史新篇的重要章节,并开宗明义,“要依靠创新做实、做强、做优实体经济,做好结构调整‘三篇大文章’,加快形成多点支撑、多业并举、多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。”

  创新为产业赋能

  辽宁振兴,首先是工业振兴。盘锦以工业安身立命,党代会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,就彰显这样的选择。

  工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,而技术创新是产业升级的秘钥。党代会报告在整合既有产业基础上谋势布局,提出高标准建设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、盘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“两心”“两极”,加快建设石化及精细化工、粮食集散和精深加工、电子信息三大产业集群,布局发展新材料、新医药、新能源,引领带动双台子区精细化工产业开发区、盘山新材料产业开发区、大洼临港经济开发区协同发展,推进产业转型升级。建设全国重要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,东北粮食集散和精深加工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。同步培育氢能、碳素材料、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,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、产业链现代化。巧妙布局,聚焦产业,使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强。10月末首次开展的冬季大招商活动,围绕电子信息产业项目精准招商,效果凸显,共签约项目30个,协议签约额达19.7亿元,将极大丰富壮大电子信息集群。

  党代会报告构建起工业发展框架,以创新为引擎赋能产业发展:

  ——提“质效”,搭建“政产学研用”创新平台,打造国家级精细化工中试基地;

  ——聚“合力”,建设产学研创新联盟,围绕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;

  ——强“基础”,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,引育科技型中小企业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培育一批行业“单项冠军”和“隐形冠军”;

  ——造“生态”,实施项目+团队“带土”移植工程,创新“候鸟型”柔性引才机制。

  党代会报告最大的亮点,是提出“一带双创”。在辽河两岸规划“南北”两园科创集聚区,形成政府围着企业转、企业围着市场转、创新围着需求转的良性循环。随着规划的实施,预计一些政策的出台,将在这里形成全市创新发展的引领区。

  企业创新需聚集创新要素,党代会报告提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化发展、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,提升港口、铁路、金融、数字经济等产业配套能力,加快推进石化产品交易平台、东北快递电商物流园建设,提升改造特色街区,加快推进辽河养老产业示范区建设。聚焦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发展“高铁+”“会展+”“电子商务+”等新业态,建设一批应用创新、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项目。

  从创新链条、发展布局到聚焦产业,党代会报告把创新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、全领域、全过程,以增强产业发展支撑能力。

  创新为未来铺路

  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能。在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中,数字化建设任务相比以往的五年规划,战略位势和建设内容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。“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”单独成篇列出,并首次提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这一新经济指标。

  紧紧抓住这一大趋势,党代会报告立足当下、着眼未来,提出推进数字盘锦、智造强市建设。以“北斗+5G”应用为牵动,规划建设北斗小镇,打造东北地区北斗产业发展先导区。与建设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先行区相呼应,未来五年盘锦一方面推进产业数字化,推动企业“上云用数赋智”,建设数字园区、数字港口、数字油田、数字工厂,打造一批“5G+工业互联网”示范项目。报告指出,牢固树立“项目为王”的理念,未来盘锦将形成“千亿领航、百亿带动、十亿支撑、亿元集聚”的项目方阵,可以预见将有更多项目置于数字园区、数字工厂之中。另一方面推进数字产业化,加快5G应用、智慧物流、大数据等相关产业。针对治理数字化,提出推进区域性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政务数据信息开放共享,实施信息惠民、数字乡村,打造数字政府、数字社会。围绕“提升城市品质”,报告提出,全市将建成5G智慧快速公交系统,持续完善“党建引领、智慧治理”体系,推进各领域智慧化应用……这将让数字经济广泛应用于基层治理、社会生活全过程,为办事更便捷、利企更全面、资政更有效提供支撑。

  值得预期的未来,是高质量的发展;发展,则蕴含着突破、变革、创新。创新有成,发展才能高质量。处处是创新应用、应用创新的场景将打造出未来城市的轮廓。

  创新植入发展基因

  在新发展理念中,创新发展居于首位。

  对城市过去37年发展历程进行回望,不难发现,自建市之日起,甚至更早的时间轴线上,创新就已植入这个地区的发展基因,成为一种精神特质。在其后的发展历程中,这种特质被传承并不断放大,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引擎。

  创新的印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,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经验多次在全省推广,颁布实施湿地保护条例等具有首创性的地方性法规,创造“一地两用、一水两养、一季双收”稻蟹共生模式……今年8月,全市出台《关于在行政执法中推行柔性执法制度的实施方案》,实施以服务为主体的柔性执法,在东北三省率先作出探索。

  一路走来,历届市委始终把创新写在发展的旗帜上,拓印在发展的道路上。

  在党代会报告中,无论是总结过往发展经验还是为未来长远阶段谋势布局,“创新”都是贯穿其中的鲜明主线。细读党代会报告,“创新”在报告的不同板块被反复提及。在具体工作部署中,“创新”在多个维度上一以贯之:在协调发展上,加快构建“一带双创”“一轴五城”城市发展格局,推动美丽乡村向美好乡村转变;深度参与“一圈一带两区建设”,融入辽宁沿海经济带,协同建设辽滨经济区精细化工产业带、辽河三角洲高质量发展试验区;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,布局建设高铁商旅集聚区。在绿色发展上,推进生态产业化,打造全国湿地保护利用样板;推进产业生态化,布局发展碳中和产业。在开放发展上,建设智能化港口,完善港口功能;推行“跨境电商+外贸”新型商业模式。在共享发展上,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建设“口袋公园”,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……所有工作思路和举措的提出,不是简单的区域拆分、要素重组,而是深层次的空间重构、资源调整和发展提速。

  履不必同,期于适足;治不必同,期于利民。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创新模式,市委并没有为了创新而创新,所有创新的思路和想法都植根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实。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先行区,无论是指导思想,还是奋斗目标和七个方面的工作,既有对发展历史的传承,更有根据时代任务的创新。“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”“营商环境建设全省示范”“全省城乡融合发展典范”……新目标的确定反映的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提升,更是实事求是的思考和探索。

  创新理念的高与低、视野的宽与广,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方发展速度的快与慢、发展质量的好与坏。盘锦通过不间断的创新提升城市市场化成色、法治化水准、国际化品质,让硬件更硬,软件更优,引领城市发展跃上新高,创造先行区的精彩!

关闭 打印
上一篇: 让绿色成为盘锦最靓丽的底色
下一篇: 媒体频发力 盘锦再升级